Skip to product information
1 of 3

跨越边界的社区

跨越边界的社区

Regular price $19.90
Regular price Sale price $19.90
Sale Sold out
Free U.S. shipping on $59+ orders
Delivery: Oct 29 - Nov 02
View full details

★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作为中国学者,他希望自己的研究议题不仅仅是所谓的与自身身份密切相关的中国研究,更应开展海外民族志的写作和研究。 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Global Body Shopping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合编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学出版社 2013)。获2012 William L. Holland 奖、英国科学院中期职业发展奖等。

★ 豆瓣9.5分!这是一部让无数读者叹服动容、读得酣畅淋漓的人类学经典作品。 我们应该远望浩瀚宇宙,但也应该记得:无论多么微小,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值得聆听。

★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温州人在北京所进行的,是一场跨越地区、身份、制度的勇敢尝试。 他们的经营活动风险高、收益大、治安乱、环境差,而这样的非正规经济同时也不断推进城市社会的变化。

★ 作者对他的调查对象有着真正贴切和丰富的分析, 这来源于他们超乎寻常的熟悉亲密程度,而这种亲密又来源于开放的、长时间的、不赶任务的“浸泡”,长达六年的田野调查酝酿出小说般流畅的行文,带给读者“身在其中”的阅读体验。

★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0年间,一群温州农民在北京天安门以南5公里的南苑地区汇聚形成“浙江村”,其经济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特殊面貌、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演变,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制形成、权利与政策变动的鲜活样本。

★ 作者借同乡之便, 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 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 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等等,加以极近距离的记录和分析。

★ 本书于首版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修订定外,于序言部分特别加入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 对“正规化”及“分割-提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

 

--

持续至今的真实“北漂”史。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经济与社会。北京“浙江村”与“浙江村人”三十年生活记录研究。

“浙江村”,20世纪80年代起渐次于北京天安门以南5公里的 南苑地 区汇聚成形。30年来,其经济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特殊面貌、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演变,已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

作者借同乡之便,于90年代中期6年时间里对“浙江村”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浙江村人”的日常生活,以近乎白描的写作手法,细致呈现了“浙江村”这一流动群体的落地、发展和变化中的诸多细节。对于“浙江村”的形成、结构、运作、变迁,“浙江村人”作为“外来人口”在北京的生活、生产经营、乡情民愿、与流入地及户籍所在地管理部门的互动等等,均加以极近距离的分析记录。

本书时隔20年后修订再版,除对前版内容进行补充订定外,于新增序言部分特别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2000年以来的变化,对“正规化”及“分割—攫取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为便于历史比照,增绘了2017年“浙江村”疏解前分布示意图。